(本章内容于2018年5月在喜马拉雅平台首发) 音频播放链接:
目前,黄金的价格大约是一盎司1700美元。
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27年间,美元锚定黄金,一直保持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价格。
我刚才算了一下,黄金的价格,从1971年的35美元,到现在的1700美元,49年涨了48倍,平均年化收益率8.25%。
这个计算方法是:先用1700除以35,得出的结果是48.57。再对48.57开49次方,得出的结果是1.0825。再减去1,等于0.0825。换算成百分数就是8.25%。
年化收益率8.25%,这个收益率高不高呢?这个只能见仁见智了。对于特别有追求的人,自然是低的。
更为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所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2019》,2018年30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5.9%。
这说明,黄金历经世事沧桑,依然是人类的真爱。
尤其是,
2019年,全球央行净购买黄金650.3吨,为50年来第二高黄金购买量,仅次于2018年的656.2吨。
黄金,作为人类货币史上第二个里程碑,自从中国北宋年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以后,似乎一直在淡出历史的舞台。可是它一直被淡化,却从未被抛弃。
以至于,曾经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016年6月2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在说:“对通胀的解决方案非常简单:回归金本位”。
当时格林斯潘已经90岁了。这位老爷子搞了一辈子金融,念念不忘黄金。
黄金到底有何魅力?
让我们回顾一下黄金登上货币舞台最初的故事。
答案就在那里,永远没变。
前面已经说过,最早的钱,其实不是钱,而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比如鸡蛋。
但是鸡蛋充当钱的功能还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比方说它不太好携带,你身上揣40个鸡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变成鸡蛋汤,还会弄脏你的衣服。如果你晚上出去吃饭,为了付账,你身上带了一千个鸡蛋,你想象一下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另外它也不太好分割,假设十根针可以值一个鸡蛋,可是我只想买一根针,我手上有一个鸡蛋,我怎样把一个鸡蛋分割成十份儿呢?然后拿出来一份儿跟你换一根针呢?另外它也不好存放,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里就会拥有千千万万个鸡蛋,那放在哪间屋子里呢?怎样堆放呢?另外它也不利于保管。如果我爷爷一辈子挣了一亿个鸡蛋,保存到我这里的时候。鸡蛋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反而会发霉发臭,成为我家里的一种负担。
这些问题就成为鸡蛋这一类的东西当做货币所存在的缺点。
虽然说鸡蛋这个例子举的有点极端,但是在人类历史上的2000多个曾经担当过货币职责的商品当中,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人类非常聪明,人类最终抛弃了这2000多种商品,选中了一种商品作为货币。而且正如有一本畅销书里面所说:“无论哪个地区,无论什么文明,无论何种宗教,大家在没有开会商量,没有互相学习的情况下,竟然都做出了非常相同的选择”
这也算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吧。
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最终都选择了把金银当做货币。
是的,是金银。
为什么金银会这样成为大众情人呢?那是因为金银有这样几大好处:
比如,金银非常便于携带。它比鸡蛋要好携带得多了去了。它也非常便于保管,放个十年八年,甚至百年乃至千年,它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我太爷爷的太爷爷的太爷爷,积攒起来的金银传到我手上都是没有问题的,不用担心它腐败变质。而且它体积小,财富多的人也没有必要专门去建一栋房子去存放它,放在床底下,枕头下面,或者一个柜子里面就足够了。另外,相对来说,它也比较好分割。工艺上虽然有点难度,但是掌握了专门技术之后就不难了,不像分割鸡蛋,基本上没这技术。而且金银可以把它分到极小极小的份儿上,虽然分割到一根针的价值很难,但实践证明,满足大部分生活生产需要是没问题的。
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所谓“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也就是说金银从生下来的时候它并不是货币,它就是金银他自己而已,它也搞不清楚,它后来是怎么着就被人类选中了,作为了货币。所谓“货币天然是金银”,就是说货币从他出生的那一天起,最早选择的虽然不是金银,但是由于它的特点,它所要完成的使命,他所要追求的目标,命中注定他最终一定会选择金银。这有点像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说情话,说“我来到这世上其实就是为了找你”。
不过,金银作为货币和鸡蛋作为货币,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他们都是双重身份。一个身份是他可以以钱的身份去换别的物品,另一个身份是它本身有使用价值。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好处,那就是,如果我们现在一直拿着金银或者鸡蛋作为货币来交换商品,那么我们现在也不会有货币战争,索罗斯这样的金融玩家也就没有立锥之地,美元霸权也就不会存在,我们买房子、炒股票,也就不用考虑央行发行了多少货币。
金银和现在的纸币相比,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金银放在那里,它永远就是那个价值,你用或者不用,它就在那里。可是,如果你40年前,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拥有一万块钱,那是一笔不算小的财富。如果你把这一万块钱持有到现在,也就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那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你可就亏大了。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生活在津巴布韦,曾经100万货币可以买一栋豪华别墅,而现在可能连一根葱都买不到。我在说这件事的时候,本来想明确的说,一美元可以兑换多少多少津巴布韦货币,可是我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因为那个数字太大,我还不会念。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把它写在纸上,它是这么一长串数字,前面是284,后面有14个零。不知道哪位高人能够把这个数字念出来?
还是那句话,探究货币的前世今生,是非常有利于理解我们现在遇到的种种金融现象的,对我们的投资理财很有好处。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费点儿神儿,较点儿真儿,花点时间,动点脑筋是值得的。
微信扫描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静思有我读书会
作者:静思有我 2020-06-09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