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出手“巴拿马运河港口事件”,未来有3种可能!美国要失算了

终南剑客

本期话题,长江和记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一事传来最新进展,央企出手,加入交易,后续如何?

朋友们,关于李嘉诚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的这个事,传来最新进展了。

请大家注意听我对这段消息的表述,重点的关键词我会着重读出来。

中远海运集团“正在推动”加入与地中海航运牵头财团,收购旗下包括巴拿马运河在内的超过40个港口资产,使中远海运成为这些港口的合“作伙伴及股东”。目前,贝莱德、地中海航运及长和都对中远海运入股“持开放态度”,“但相信”,在贝莱德、地中海航运及长和之间的7月27日谈判期结束前,各方都不太可能达成协议。

也就是说,我们央企中远海运“正在推动入股”,如果成功入股,提升中远海运在全球港口的布局和影响力。

那么好,两个问题,一、中远海运具体什么情况?二、目前到底进展如何?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中远海运集团是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总部设在上海,是特大型央企,当然,是我们的国有企业。

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远海运营船队综合运力1.3亿载重吨/1535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338.8万TEU/542艘,居世界前列;干散货船队运力4982.6万载重吨/468艘,油、气船队运力3280万载重吨,杂货特种船队788.3万载重吨/207艘,均居世界第一。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个事,目前到底进展如何?

先来看一下时间线。

3月4日深夜,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宣布与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

请大家注意,这是通常我们新闻当中的表述,“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那么到底都具体包含哪些财团,我先把这个介绍清楚,“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其实准备应该叫“贝莱德-TiL财团”,因为它由三方构成:一、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集团;二、贝莱德旗下的基建基金GIP(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三、全球最大航运集团MSC(地中海航运)占股70%的码头投资平台TiL(Terminal Investment Limited)。所以叫“贝莱德-TiL财团”

那么好,长江和记之前跟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宣布达成原则性出售协议的具体标的资产是什么呢?

标的资产覆盖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全球物流网络等核心资源,涉及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此次交易总企业价值达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

所以说如此一来,本来是长江和记运营的巴拿马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这两个港口将被美国企业控制。

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3月13日,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大公报》评论文章,标题《莫天真 勿糊涂》。文章讲,网友普遍对这个交易和长江和记公司提出强烈质疑和批评,认为这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网友的这些情绪表完全可以理解。面对如此大事大义大节,有关企业当三思,应好好想想有关问题的性质和要害是什么,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场、站在哪一边。

3月17日,长江和记宣布取消传媒发布会。当天,香港《大公报》再发题为《饮水思源有担当 背靠祖国谋发展》的社评,以内地在香港面临最严峻的饮水问题时果断出手、让香港彻底告别“制水”时代的故事为引子,回顾了国家对香港历年来的关爱和支持。不仅如此,还是当天,针对李嘉诚港口事件,李家超、梁振英两任特首相继发声。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媒体发文讲,“也许香港被外国管治太久了,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以为一切‘在商言商’”。

第二天,3月1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态,讲了3点。一,社会对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二,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三,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

再过3天,3月21日,香港《大公报》再发题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评论文章强调从商业并购操作层面,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切勿打错算盘、因小失大。

时间过去一个多月,5月12日深夜,长江合计正式公告回应,说“港口交易一事,绝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规的情况下进行。”

再过3天,5月15日,我们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态:“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希望有关企业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审慎行事。”

5月22日,长和股东大会,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黎启明回应表态,“(港口)交易要经过很多审查,长和一定会全力配合,在交易没被批准之前,绝对不会实施。”

而后,发生了另一个事,大家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被从香港特首顾问团踢出。

细节就是,6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委任34名特首顾问团成员,除了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不获续任外,其余成员均获续任。另外还新增三名成员,分别是杭州六小龙中的强脑科技创始人、宇树科技创始人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位资深专家委委员。

随后,香港《大公报》再发文评价说:“有声音指出,李泽钜未被续任为顾问团成员,可能因为长和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事件,不顾香港和国家利益以及民族大义,很明显不适宜再担任顾问团成员。新成员的加入,有助精准锚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及金融合作战略布局。”

那么好,事情梳理清楚了,应该怎么看呢?

我总结一句话,这是“一场资本全球化与国家安全红线的交锋”,看似是李嘉诚家族的一次商业退出行为,实则是一次中美之间围绕全球海权、供应链主导权、民族资本责任的一次博弈。

今天我们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国家安全红线,不容跨越;民族企业立场,不容模糊;资本全球流动,要守住家门口的战略枢纽。

未来结局会如何呢?

我推演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最有可能,就是“我们中远参与并购,交易妥协达成”。

就是说,在中方不断施压、港府多方施展政治影响力的情况下,今天是7月22日,在7月27日独家期结束后,中远可能被纳入部分股权或者港口管理权,从而形成“中美合控”格局,双方各退一步,交易在保留国家安全底线的情况下达成。

第二种情况,可能性次之,就是中远被排除在外,那么交易最终被我方叫停。

就是说,如果贝莱德牵头财团坚持排除中资,那我们的《反垄断法》《境外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准备的,我们会强行否决。

那么第三种情况,就是长和主动撤销交易,寻求转售给中资或“挂牌闲置”处置。

就是说,也不能排除长和主动宣布终止出售,转而寻求我们国内央企或中资基金接手。当然,这种情况对我们最有利。

朋友们,不管最终哪种情况,我们通过这个事,能看出来什么呢?

我认为能看出来的就是,这是美国一次“资本外包地缘战略”的试探,试探性的行动。不过,在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已经足够警觉、强硬、主动的中国,它必然会失算。

节目最后,老规矩,三句话

第一句: 天下之事,利可图而不可纵,势可借而不可失。大国博弈,不在一朝一夕的得失,而在关键节点的坚定与清醒。

第二句: 商可言商,但须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利可图利,但更当知远近高下、轻重缓急。

第三句: 大道无形而常在,国家无声而自强。中国拥抱全球化,但更清楚,通往大海的航道,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再次提醒对经济局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申请加入粉丝群,未来我们工作室联合专业机构的动态,会给大家及时告知。


终南剑客微信号


作者:终南剑客  2025年07月22日 21:56  陕西

2025促销:香港特价空间,最低仅需20元,可永久使用!
本站空间由 三维免费空间 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