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只有32岁的刘洋,是一家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刚结婚两年,平常不吸烟不喝酒,生活方式也还算健康。
“老婆,再给我打杯温水,最近怎么老口干,越喝越渴。”
“今天光给你打水都打了八趟了,是不是身体出问题了,要不上医院看看?”
睡觉前,老张感觉口干舌燥,才有了上面的对话。
想起最近自己不仅常常觉得口渴,晚上睡觉还无缘无故汗流浃背,觉得老婆说得有理,于是赶忙约了第二天的号。
医院里,一套检查下来,医生告知老张这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身体代谢加速出现了多汗、口干的症状。
不少人在睡觉前都会觉得嘴巴干干的,想要喝上点水,这是为什么呢?
一项发表在《Nature》国际顶级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揭示了睡前口渴的生物学基础,其根源于大脑的生物钟对神经刺激的反应。研究以啮齿动物为对象,深入探究了大脑生物钟与睡前口渴之间的联系。
最终研究发现,如果在睡前两小时限制小鼠饮水,将导致它们在睡眠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而大脑的生物钟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在睡前对渴觉神经进行刺激,维持身体在睡眠时的状态稳定。
研究者指出,尽管研究对象是啮齿动物,但这一发现也为人类睡前口渴的现象提供了解释。
而此前也有研究表明,在人体深度睡眠时,身体会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吸等途径排出约450毫升的水分。所以,为了抵消这种失水对身体稳态的影响,大脑在睡前会督促我们喝水。
但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喝水就意味着起夜,还会担心第二天起来眼皮浮肿。但这都不是理由,因为睡前适度喝水,不仅仅只是为了缓解口渴,更可以降低脑梗等疾病风险。
特别是下面4类人,可以在睡前1-2小时喝杯温开水,最好不要超200ml。
1."三高"人群:由于血液黏稠度较高,应适当喝水以维持血液流动。
2.心梗、脑梗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血栓形成,睡前多喝水有助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栓风险。
3.房颤患者:心房收缩功能受影响,易形成血栓,因此睡前补水有助于减少血栓风险,防止栓子脱落引发严重后果。
4.前列腺增生人群:夜尿多、出汗多,易造成夜间失水,因此睡前及夜间起床后都应适量补水。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睡前饮水。特别是对于患有心衰、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水钠代谢通常存在异常。
这些患者应严格按医嘱控制每日饮水量,不应因为口渴而随意饮水,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睡前总觉得口干口渴,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比如喝水少了,吃得太咸,压力大等等。
但要是补充水分后,口干口渴的现象依旧没得到缓解,这可能是疾病来临的信号。
1.口干+脖子粗:甲状腺问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基础代谢率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水分。除了口干口渴,还可能出现心慌、手抖、多汗和脖子粗大等症状。
2.口干+三多一少: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含量高,但身体无法利用,只能通过尿液排出,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因此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3.口干+呼吸不顺:呼吸系统疾病
腺样体肥大或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鼻炎等会导致口呼吸,加速唾液蒸发,导致口干。
4.口干+皮肤干: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外分泌腺体,如唾液腺、泪腺和汗腺,导致多种干燥症状。
干燥综合征不仅仅会导致口干,还可能引发眼干、皮肤干等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牙齿和舌头发黏的情况,导致说话时频繁饮水,进食固体食物时也需要辅以水才能咽下。
5.口干+夜尿多:尿崩症
尿崩症是一种并发症,指中枢性疾病或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管重吸水功能异常,进而使身体产生缺水的错觉,导致口渴需要补水。
与普通的口干导致夜间多次起夜不同,尿崩症除了口干口渴的表现外,最明显的特征是夜间尿量显著增多。患有尿崩症的患者通常尿量在4升/日以上,极少数甚至超过10升/日。严重时,可能伴随发热、软弱无力和精神异常等症状。
因此,在面对口干口渴的情况时,我们应该仔细观察伴随的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